三、一經宗趣 (之四)

[解]:又讚菩提心曰:「若人求佛慧,通達菩提心,父母所生身,速證大覺位。」

又讚菩提心說:「若人求佛慧,通達菩提心,父母所生身,速證大覺位。」你要求佛的智慧,你能夠通達了菩提心了(這個就比那個要求得低一點),「通達」,能夠通達。能夠通達的話,你就是這個父母所生的血肉之身,在這個生命之中,你很快要成就到大覺之位,所以菩提心這如此殊勝。

那我們也發起了很大的志願,也有了智慧,也有了慈悲,也很有願力,算不算已經發了菩提心呢?我這兒打個比方,咱們拿那個吃的杏子,杏樹的核,這個埋下去,這個杏核它要長出東西來呀。第一步是杏仁裡頭開始有一點點綠,然後長出一個綠芽,從杏仁裡頭出來了。第二步,就從這個軟皮裡頭鑽出來了。第三步,杏核不是很硬嗎?從硬皮裡頭鑽出來了。第四步,就從土裡頭長出來了。這要長出來,一離開土有這麼高,一個苗,咱們要問人:「你說這是個什麼呀?」「不認識啊,長出來什麼?」「這是杏樹。」就這麼高,就管它叫杏樹。就是說,這個就是發菩提心。

所以「初發心時,便成正覺。」管他叫什麼?就叫做佛了。那麼在這個以前呢?要是有的人沒發,那就不是了,不相干了。若真是有點發,它就可能在這個以前的情況,還在核裡頭,還在這軟皮裡頭,還在杏仁裡頭,或僅僅是中心裡頭剛剛有點綠,總之是變化了。所以這個不是一個空談、一個理解的問題,而是真實從內心有所發動,所以叫做「發菩提心」。這跟樹上發芽的「發」字,跟種子發芽的「發」字是用的一個字。所以我這舉了一個杏核的「發」,這個「發」跟我們「發菩提心」的「發」是一個「發」字,是確實有一個新生的面貌。

[解]:又諸經之王《華嚴經》云:「忘失菩提心,修諸善法,是名魔業。」發心之要,不言可喻。

還有,《華嚴經》反過來說:「忘失菩提心,修諸善法,是名魔業。」這句話也是非常深刻。你要把菩提心忘了,你修許多的善法,你做的是魔的事情。所以從這句話來說,很多佛教徒在做魔的事情。忘了菩提心,還是做魔的事情,你根本就沒有發過,你再修橋補路,再那兒度了多少僧,造了多少廟,造了多少像,是為魔業!這不是我說的,這《華嚴經》說的。

《華嚴經》嘛,佛就告訴我們,經典要「依了義,不依不了義。」《華嚴》那是沒話說了,最高的了,《華嚴》的話,所以重要就是如此。一般人只是在小地方上去著眼,搞一些次要的事情,往往抓不到根本,不知什麼是切要。這個「發菩提心」,不管你修什麼,都是根本!禪宗、密宗,剛剛說的是密宗,禪宗更是如此,一切都是如此。

[解]:元曉師等以發菩提心為正因,念佛為助因。我國善導、靈芝與日淨宗諸家則以持名為正行,發心為助行。兩者相左。……今崇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為本經之宗。

那麼,這個底下解釋一下,因為古代有兩種不同的說法:一種說法是「以發菩提心為主,其餘都是輔助」;一種說法是「以念佛為主,其餘都是輔助。」這個對立面的意見,我這寫的有,我就不講了。那麼我們現在是怎麼樣呢?兩句話合在一塊說了,就是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。這下面這一段,我們就節省時間,大家自己看看了,這是兩面都照顧了。

[解]:「一向專念」者,「一向」二字有數義:㈠ 朝向一方前進;㈡ 偏向一邊;㈢ 一味;㈣ 總是;㈤ 一段時間。故知「一向專念阿彌陀佛」,即專恆依止持名念佛法門之義也。

「一向專念」。「一向」就是可以朝著一個方向,偏向一邊,是一味的,老是這樣,總是這樣,一段時間是這樣,這叫做「一向」。「一向專念阿彌陀佛」,就是「專恆依止持名念佛」,專誠地依止這個念佛的法門,在那兒實修。

「一向專念」是根據第十八願「十念必生」這個大願,因為它提倡有十念就可以生啊。但十念我們不能夠說是等到臨死念十念哪,是不是?我們既然理解了這個方法,理解了這個重要,理解了普度眾生只有這樣一個殊勝之大義門吧,那自己就要念哪,是不是?

所以本於這個「十念必生」的大願,就是一向老念哪。你老念之後,你在臨終的時候蒙佛來接引,慈悲加佑,你才有最後那十念哪。

[解]:彌陀因中發「十念必生」大願,故行人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,必得往生淨土,圓證不退之妙果。

所以咱們要是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這八個字做到了,「必得往生淨土」,就可以「圓證不退」。

所以經裡頭上輩、中輩、下輩,都是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而往生的。這是為什麼呢?就是「果覺因心」,因為這句佛號是果覺的名號,這個果覺的名號它就具足一切功德。現在我是在因地,我在因地中嘛,我在念佛,那這句佛號就成了我的心了。我的心現在沒有別的,我就這一句佛號,所以佛的果的覺悟成為我在因地中的本心,非常直捷了當,究竟方便。這就全顯出來彌陀的一乘願海,六字洪名,不可思議之威神功德。

[解]:又「一向專念」者,古云:「上盡形壽,下至十念。」

那麼「一向專念」到底念多久呢?就是盡形壽,以至於到十念。最多,你就這一輩子老是念,這種人很多啊。前幾年福建一個老太婆,八十多歲念佛往生,一天念幾萬,她死了之後的照片,我的《淨土資糧》後頭登了她的照片。「盡形壽」,她一生就老這麼念了,念到後來,一天跟她孫媳婦說,她說:「不要給我做飯了,我見到佛了,我就要往生了。」她就不吃飯,還是念;還是念,她後來就見佛,又看見佛來了,最後還是半跏趺坐,搭著衣端坐,面貌如生,這樣往生的。

盡形壽,「乃至十念」,這一生就念了這十句,都可以。但是就是說,這個「一向專念」指著什麼呢?指你從開始起到最後這一段時間之內,都是在專念。

[解]:更下則如《觀經》所說惡逆之人,臨欲命終,得聆聖教,至心悔改,十念稱名,亦得往生,故云十念必生也。行者應知,一向專念指從初發心念佛,直至最後一念也。

那麼,不行的話呢,就是修十念法,剛才說過,這十念法也是一種,也都可以往生。在《觀經》說的是五逆十惡,臨終聽到善知識的教導,他懺悔,他念佛也往生。所以「十念必生」包括這兩種,包括這臨終最後念了十念,還有平常就修十念法,這是最方便的了,也可以。「盡形壽」,這一生老念。再有另外就是這兩種,一個就是平常修十念法,一個臨終有這個機緣能夠念到十句,念到最後斷氣。

[解]:而其關鍵實在最後。如上說惡逆之人,十聲念佛,第一聲是初念,第十聲則命終,亦是從初發心直至命終均在持名,故合一向專念之旨。

關鍵在最後!那麼這個要死的人,他聽了別人勸,他就開始念一句,一直念到第十句他就死了,這就是一向專念呀。

[解]:反之,如有人念佛數十年,或於最後階段,輕視持名而改行他法,或於臨終不欣極樂而戀世間,未能念佛,是則不名一向專念也。

反過來說,如果有人是念佛的,念到後來,覺得我念了半天也沒有得到什麼效果,你看那個搞氣功的,又是這個本領,那個本領,他就搞別的去了,見異思遷。那以前再念得多都不叫「一向專念」,最後他不念了。還有,或者有人在最後的時候病痛,或者意志不堅,留戀這個家、子女,念不成了,這都不叫「一向專念」。

只要真是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,就決定往生。

[解]:或疑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。因能念所念,皆是實相故。

大家,或者有人會懷疑,念佛為什麼有這樣的功德呢?底下就回答:因為你「能念」的跟「所念」的 ──「能念」的是我們在念哪,「所念」是這一句佛號 ── 都是實相。能念的「我」就是實相,我所念的「佛號」也就是實相,這個實相的功德那是無邊了。

[解]:《彌陀要解》云:「無量光則橫徧十方,壽則豎窮三際。橫豎交徹,即法界體。舉此體作彌陀身土,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。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。持名即始覺合本。始本不二,生佛不二。故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也。」

這根據《彌陀要解》,說「無量光,無量壽」,阿彌陀佛又號無量光,又號無量壽。無量光就橫遍十方,在虛空中沒有地方不遍哪,遍照啊;無量壽則豎窮三際,過去、未來、現在,窮了三際就是沒有個終了,過去是不可窮盡的,未來也是不可窮盡的,無量壽嘛,所以都是貫徹的。

「橫豎交徹」,「橫」和「豎」相交相徹,就是法界的體。法界的本體嘛,就是空間、時間。

「舉此體作彌陀身土」。就是以法界的全體作成阿彌陀佛的佛身,作成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,也就是舉這個法界體作為阿彌陀佛的名號。所以這就出來了,一句阿彌陀佛是什麼呢?是法界的全體。

是故,既然這個名號是法界的全體,這個「法界性」是什麼呢?法界性就是咱們眾生本覺的理性,所以阿彌陀的名號就是我們眾生本來的理性。

那現在我們持名呢?這句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本覺理性,我們現在又念阿彌陀佛,我又念,這就是我的本覺了。我這一念是開始的覺悟,稱為始覺;我念的是什麼呢?我念的是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就是我的本覺體性,我這個始覺就合乎本覺,所以「始覺合本」。始覺老合本,就究竟覺路了嘛。

「始本不二」,始覺也就跟本覺不是兩件事情,不二法門哪。你始覺既然是阿彌陀佛,你本覺還是阿彌陀佛,這不是「不二」了嗎?

「生佛不二」,我這念佛的時候,我本覺體性就是阿彌陀佛,我現在始覺也是阿彌陀佛,所以這一切都不二了,眾生跟佛也不二了。

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」,你一念能夠相應,這一念你就是佛,所以非常直捷。所以淨土宗也是當下成佛呀!不過,你不念就不是了。念,要是念得非常散亂,非常懷疑,最壞是懷疑;密宗都講,就講這個,就只有是懷疑,於咒懷疑的人,這個咒就沒有靈驗了。什麼咒都講功德大極了,但是你要念的人,有的是……。現在很多人念得沒有那麼靈驗,其實經裡早說了,你「於咒生疑」,對它有懷疑,「它有這麼大功德嗎?」那就完了,哈哈哈……,那就沒有這麼大功德了,「唯除於咒生疑」。所以「念念相應念念佛」,這念佛的功德就是如此。

[解]:由上可見,彌陀名號即法界體,故名號功德不可思議。又名號即眾生之本覺理性,起心念佛,是為始覺。今所念之佛,正我本覺。故云持名即是始覺合本。是故念念相應,而念念即佛。是顯持名功德不可思議。

由上我們可以知道,彌陀名號就是法界體,所以名號的功德不可思議,全法界啊!名號就是我們眾生的本覺啊!我們起心念佛是始覺,我們所念的佛正是我們的本覺,所以就是「始覺合乎本覺」,所以念念相應念念就是佛呀,這就知道持名的功德是不可思議了。這是從《彌陀要解》說明這個念佛的功德。

 [解]:日興教大師曰:「自阿字出一切陀羅尼。自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。」又「阿字真言,十方佛心。諸佛法身,同所加持。」

我們再據密宗的話,密宗裡頭,日(東密)興教大師他說,從這「阿」字,一個阿彌陀佛的「阿」字,「出生一切陀羅尼」,一切咒都從「阿」字出生;「自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」,一切陀羅尼可以出生一切佛,所以就是說「阿」字出生一切佛。他又說,「阿」字這個真言,一個字的真言,這一個字是十方佛的佛心;「諸佛法身,同所加持」,一切佛的法身都加持這個「阿」字。

[解]:又「毘盧舍那,以此阿字名為秘藏。」又「三身唯說阿字一法,諸經廣讚此法功德。聞名觸耳,眾罪冰消。唱聲見字,萬德雲集。淺觀但信,直遊淨土。深修圓智,現證佛道。」

又說:「毘盧遮那,以此阿字名為秘藏。」要說密宗有什麼秘密,「阿」字是作為密藏。這「阿」字咱們家喻戶曉,咱們誰都念阿彌陀佛,不過大家雖然念,不知道這個「阿」字如此殊勝,不理解。

又說「三身」,佛的法身、報身、化身;「唯說阿字一法」,說了很多法,說什麼?就說了一個「阿」字的法。「阿」字代表「無生」啊,第一個意思是無生,有無量義,第一個意思是無生;「諸經廣讚此法功德」,許多密教經典都稱讚「阿」字這個法門的功德。

「聞名觸耳」,聽了「阿」字這個名字,這個聲音一到耳朵裡頭來;「眾罪冰消」,就消除好多好多罪呀。「唱聲見字」,你念,「唱聲」;「見字」,你觀想,觀得純熟了,就能看得見這個字(這個很什麼了,我在剛解放之初,是念佛法門,在念佛這個七天的時候,在第三天開始,看見這「阿」字),「萬德雲集。」

「淺觀但信」,你淺淺作觀的人,你只要肯信;「直遊淨土」,你就可以去往生到淨土。「深修圓智」,你還能深修,能夠生出圓的智慧;「現證佛道」,你現生就要成佛。

這都是密教講這「阿」字的功德。

[解]:阿字功德如是,故佛號之功德可知矣。且此一句佛號,下手最易,無分男女老少,不論智愚閑忙,人人能念,個個可行。名召萬德,妙感難思

所以興教大師有這個話,他說念佛很殊勝,就因為佛號裡有「阿」字 ── 阿彌陀佛。「阿」字功德是這樣,一個「阿」字是這樣,佛號還加上「彌陀」,還有「佛」,那功德當然我們就可以曉得了。而這一句佛號下手很容易啊,不論誰都可以念,不管你是聰明還是笨,還是忙還是閑,都可以做得到。

「名召萬德」,這個名字裡頭就包含了萬德,你一念這個名字,萬德都匯聚於你的心;「妙感難思」,這種感應是不可思議的。

[解]:從有念巧入無念,即凡心頓顯果德。如《疏鈔》云:「齊諸聖於片言,越三祇於一念。」極圓極頓,至簡至易。

「從有念巧入無念」,你本來是念,但念來念去、念來念去,雖然在念,你心中離了一切妄想,有念而達入無念。「即凡心頓顯果德」,從你的這個凡心,你頓然就顯出來你果德的殊勝。

這兩句話是我寫的。後來我看到《彌陀要解》裡頭有兩句話,我把它湊在一塊兒,跟我這個話,也就是說是,根本以《要解》為師嘛,所以這個說法就相近了。而《要解》這兩句話正好是個對子:

「從事持達理持」,你事上念佛,「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……」,跟念咒也一樣、念咒也一樣,達到理持。一上來就要理持,你做不到,從事持開始。

「即凡心成佛心」,就你這個凡心,就成佛心了。

我這個是「從有念巧入無念,即凡心頓顯果德。」這也就是師承蕅益大師,這個是一脈相傳的。

《疏鈔》,蓮池大師的《彌陀疏鈔》,說念佛的功德,念佛的功德是什麼呢?「齊諸聖於片言,越三祇於一念。」你跟諸大聖人,跟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、文殊菩薩、普賢菩薩,跟他們看齊,跟他們平等。「片言」就是一句,這一句名號,就和這些大菩薩就平等了,看齊了,所以是個頓法啊!

有很多人他就說,只有我們先修小乘,先從初果一點點來,再回小向大呀,都好。那要跟這個比,一個是喜歡走……,比方從這兒到這兒,一個喜歡這麼走,一個就這麼走。我們這個法門它是直接去的。

「越三祇於一念」,一念之間越過三大阿僧祇劫,所以是頓法呀!《大乘起信論》,「小始終頓圓」,《大乘起信論》是終教,它還堅持要三大阿僧祇劫。到了圓頓教就不是如此了,一念就……,剎那際可以成佛啊!

「極圓極頓,至簡至易。」在圓頓中是極圓極頓,在簡易來說是至簡至易。還有比這個再簡單嗎?是不是?你六個字嫌多,可以念四字啊,就念「阿彌陀佛」呀!

[解]:故知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不但為本經之綱宗,實亦為一大藏教之指歸也。

所以就可以知道,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不但是本經的綱宗,也是一大藏教的指歸。

這個就把宗和趣,這個「宗」,我們今天做了一個介紹。我們要研究其他的經典也是如此,一上來我們要明白它的「宗」是什麼。

上一頁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回目錄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下一頁